帐号: @ 密码:

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的区别

  • 点击次数:
  • 日期:2011-09-29 10:07
  • 编辑:admin
  • 来源:未知

  关注核辐射对人的健康影响必须先了解如何区分和看待电离辐射效应。人体受到电离辐射照射,按辐射作用对象区分可有受照者自身出现的躯体效应和出现在其后代的遗传效应之分;而按辐射作用发生反应的时间区分可有早期效应和晚期或远后期效应;如果按辐射作用速率区分则有急性效应和慢性效应。但更科学地根据作用机制区分已被全世界普遍接受,即自1977年起区分为确定性效应(有害组织反应)和随机性效应两大类。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自然也涵盖了前面三种分类。

  确定性效应专指有照射剂量的起点阈值而导致发生的效应,故只有大剂量照射才会发生这类有害组织反应,例如原子弹爆炸以及较大核与放射事故引发的放射病、放射性损伤等,至少一次大剂量6000毫戈瑞(m G y)吸收剂量照射可以致死。

  而人们更关注随机性效应,例如辐射诱发癌症及遗传疾病等,目前此类效应被公认没有发生效应的剂量起点阈值。显然随机就是针对群体而言的概念,应以发生效应的概(几)率表征。所以小剂量照射也非常需要认真防护,但一般不超过1000毫希(m S V)照射是观察不到受照射群体中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的变化。

  顺便说明,放射防护标准所用的防护评价量——全身有效剂量,其国际制单位用符号SV表示,SV是核科学家Sievert名字的缩写。为纪念这位科学家而用其命名全身有效剂量的单位。1977年翻译为“西弗特”;但自1980年起经业界推敲改为“希沃特”,可以简称为“希”,并在所有相关国家标准中采用三十多年了。虽然翻译可有多种汉字表达,但已经由技术法规国家标准规定的用词必须遵守统一的规范。此次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个别专家开始时使用了老旧用词“西弗”,则媒体网络上沿用了不规范化的“西弗”或者“希伏”等。这个现象应当纠正了。

  以趋利避害为宗旨的放射防护,就是通过防患于未然致力于防范发生事故以严格控制任何确定性效应的出现。现代社会防止核与放射事故引发确定性效应,只要通过全面培植安全文化是能够较好实现的。同时,更需要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核科学与电离辐射技术中,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际和国家的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切实加强放射防护最优化,尽可能避免和减少一切不必要的照射,把职业照射、医疗照射、公众照射所致群体中可能引发的随机性效应发生概率尽量合理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最低水平。

相关阅读: